“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火红的六月,与高考同样精彩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在各地上演。来自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24支学生代表队,以精湛的技能在第七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6项、优秀奖4项,6支赛项代表队正代表河南省出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场上。
“双主体”培养 重实践锻炼和专业技能提升
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实行“151”人才培养模式。即突出一主线: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五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坚持一贯穿: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学院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是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双师素质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大力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作室培养”、“学生工作站”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推行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分别构建了“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岗位轮训、学做合一”、“四业”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了“建筑装饰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装饰材料与实务”、“单片机技术应用”4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两门已转化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制造基础”、“建筑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供配电技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商务英语函电”、“机械设计与应用”7门省级精品课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二是实行“多证书”培养,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学习内容贴近知识前沿和岗位需求,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在学习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学习和考试,获取本专业上岗证书、专业高级工证等岗位资格证书。
强化实践环节教学,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学院在院内分别建有机械、建筑、电气、计算机、经济管理等类别的院内实训室180多个,“引企入校”共建“校中厂”9个,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了全省第一个高校GE智能控制实训室,与全球领先的机床制造商德国吉特迈集团(DMG)合作共建了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合作开发了数控专业教学资源,与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共建了目前国内最好的SMT生产车间,成为国内最大的SMT一级工程师培训基地之一。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军工特有专业3个国家实训基地和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先进的设备、仿真的实践操作、真实的文化氛围,保证了实践教学环节条件,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锻炼了职业能力,
下企业顶岗实习,锻炼职业技能。2006年,在全省成立了首家高职教育集团——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简称“河南军工职教团”),与河南前进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北方星光机电有限公司、河南中光学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了3个二级学院——前进化工学院、北方星光机电学院、中光学光电学院。与深圳华为、富士康、杭州天皇、郑州宇通、中光学集团等大型企业共建“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157个,保证每个专业至少有3个稳定的大型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人均备选工位数达到3个以上。学生在校期间要在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期以上,通过企业师傅和实习指导老师的“师徒式”指导,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熟悉操作能力,体验岗位要求,感受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实现学习和工作的零距离接触,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素质拓展课程化 军工特色职业素质铸品牌
学院把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以“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为主要内涵的军工特色职业素质,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和就业规划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忠、毅”品性、“精、优”质量观念、“严、细”作风的军工特色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实施素质拓展教育课程化管理,把素质拓展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分别设置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规范、文体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学科与职业技能竞赛、科技创新等五方面内容,总学分20分,分别由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和科研外事处负责管理,各系组织实施,明确指导教师,按照课程教学要求下达教学任务书,完成素质拓展学习方可按期毕业。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体验式”学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职业探索、生涯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素质养成教育与行为教育”模块,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通过社团活动、科技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社团文化节、“挑战杯”竞赛、学雷锋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文化素质等。通过“技能训练与竞赛”、“科技创新”和兴趣小组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以军工特色职业素质打造品牌。学院发扬军工传统,将“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特色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军工精神教育引导师生,将军工文化根植于校园,把“忠、毅”、“严、细”、“精、优”的军工特质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之中,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培养具有“忠”、“毅”品性的人;牢固树立军工标准意识,培养具有“严”、“细”作风的人;高度重视军工质量文化建设,培养具有“精”、“优”质量观念的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举办军工英模事迹报告会、军工文化专家讲座,组织师生参观军工成就展“两弹元勋”事迹展、观看“神舟”飞船发射实况、大学艺术团到军工企业演出、走进军营、军工企业实习等形式,让学生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接受“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照章办事,一次做好;严慎细实,缺陷为零;集中统一,大力协同;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学习创新,追求卓越”的军工质量行为准则,军工品质已成为学院毕业生的特色名片。
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院长李生平教授主持成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题组”,2009年9月,“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被省教育部门确定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重点研究项目”。学院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就业指导课细化为“专业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3门理论课程和1门职业规划实践课。每15名学生配备一名职业发展导师,实施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和“体验式”的就业创业教育。对大一新生,由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和系部的专业教研室主任进行职业规划理论教育,引导大一新生自觉规划大学生活。对大二学生主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实践素养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定向,在寒暑假进行有针对性的假期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对大三学生进行职业适应性训练,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实习,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体验、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掌握一定的求职技能,了解求职经历、求职技巧,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通过邀请专家、企业家、政府部门领导、优秀校友代表作就业专题报告,开展以“规划自我,赢在大学”为主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 大赛点亮人生
学校实施技能竞赛引领工程,培养学生的高端技能。通过建立校、省、国家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分专业、系、院三个层次进行,实现专业和学生的全覆盖。将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作为素质拓展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层次的竞赛项目要求相关专业学生全部参加,然后逐级遴选参加系级和院校级竞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通过大赛引领教学改革,激发学习兴趣,把国赛作为对办学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作为师生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技能的展示大舞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营造崇尚技能、学习技能、锻炼技能、展示技能的良好氛围。
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126项,其中国家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在“亚龙杯”全国高职院校“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第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机械类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沙盘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物流沙盘模拟大赛、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ETTBL”杯全国商务英语翻译大赛、第九届“挑战杯”赢响中原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第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第十一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八届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赛项中获奖150多项。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改变命运。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冠军的朱帅磊同学,以年薪12万元被南方测绘公司聘为湖南区生产经理,马瑞峰同学则以10万元年薪被北京城建集团聘用。学校毕业生以具有“忠”、“毅”品性、“精”、“优”质量观念、“严”、“细”作风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被国家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做交流发言。学院被国家劳动保障和人力资源部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评选为“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之一、“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
回首风雨历程,发展进步的力量在这里涌动。面向高职教育振兴,希望和梦想在这里升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引下,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巩固推广骨干建设成果,努力建好军工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