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发布 > 新闻资讯 > 新闻发布

河南职业教育要占“半壁江山”

尽管职业教育目前是河南省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但河南省将逐步调整招生结构,实现到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这是记者10月13日从河南省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获得的消息。

构建中职与高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

为培养更多技能人才,《意见》绘就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蓝图: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快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布局对接,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职教科学发展

《意见》强调以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激发河南省职教活力。

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在职业院校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落实财税、土地、金融等各项支持政策,推动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改革职业教育财政拨款方式。在公办职业院校实行按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和就业状况核定财政拨款的办法。对公办职业院校实行“以补促改”,对民办及企业办职业院校实行“以奖代补”。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调整普通本科招生规模,扩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招生计划。加快推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

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政策。加强中高职衔接,统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

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职业院校可以将编制总数的30%用于聘任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提升发展保障水平,持续深化产教融合

为确保各地将职业教育真正摆上战略地位,《意见》就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水平作出明确规定。

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经费投入制度。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均不低于30%。

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企业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实行普惠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对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加大对农林水地矿油核等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完善面向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职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人群的职业教育培训补贴政策。

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省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深入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1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基本覆盖所有职业院校。

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创造平等就业环境,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招用人员时不得歧视职业院校毕业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

2020年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6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30万人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达到2500万人次。

证书查询

  • 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