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宁夏在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中,全面推行订单式培训。即企业、园区等各类用人单位需要对新招录人员进行培训时,可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可从定点培训机构中选择。培训结束后,如果培训合格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培训费用由当地财政部门向培训鉴定机构兑付补贴资金。这种被俗称为企业“点菜”、政府买单的培训模式效果如何呢?记者7月9日进行了走访。
企业获得“免费午餐”
今年3月,银川市西夏建材城计划对旗下商铺新聘用的营业员开展岗位培训,得知西夏区就业局有订单式培训计划,便向就业局提出申请。西夏建材城总经理田长月说:“我们希望培训内容能紧贴建材销售实际,真正提升销售人员素养。所以,在课程设置上提出了一些意见,这样培训效果会更明显。”
3月18日至4月14日,为期20天的技能培训班上,承担培训任务的银川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一点不敢怠慢,该中心老师马雪舟介绍,为让学员们能通过国家的商品营业员职业考试,首先扎实学习基础课程。此外,注重建材销售员的特点,安排了家具、装饰材料等方面的老师专门讲产品特点及性能,还邀请创业成功的小老板向学员传授建材营销实战经验。培训结束后,50名参训学员中,有49人通过商品营业员的职业资格考试,并实现稳定就业。今年9月,银川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将持学员们的劳动合同向人社部门提出补贴申请。而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西夏建材城除提供培训场地、设备外,并没有支付培训费用。
田长月在此次培训中尝到了甜头:“营业员更知道怎么与顾客打交道,怎么才能赢得顾客的好感,出售自己的商品。西夏建材城的销售额出现一定攀升;更重要的是,顾客投诉率明显下降。”田长月计划,时机成熟时,再组织销售人员参加相关培训。
能稳定就业的培训更具吸引力
“您好,请问您选面盆还是洁具?我可以为您提供参考意见。”7月9日,在西夏建材城一家卫浴商铺,29岁的袁媛上前迎接顾客,她参照顾客的消费层次,为其推荐了价位合适的面盆。
今年3月,袁媛参加了商品营业员职业培训。商铺负责人刘先生说,培训结束后,袁媛变化很大,上班时会化淡妆,穿得体工服,主动迎接客人,没事就研究产品性能,她常说“自己搞明白了,才能更好地向顾客介绍产品”。袁媛的收获也很大,今年2月她刚到该工作岗位时,保底工资加提成月薪刚过2000元,经过培训后收入稳步提高,5月销售旺季,她的收入超过了4000元。刘先生也说,老板肯定喜欢这样的店员,雇她一个人,比以前雇两个人的销售业绩都好。
西夏区就业局副局长张向伟说,在以前的技能培训中,有部分学员是由社区找来的无固定职业者,这部分人有的就业意愿不强,一些人上几节课就不来了。实行订单式培训后,因为能实现稳定就业,学员们的技能也能学以致用,因此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接下来,西夏区就业局还将为西夏万达广场培训新招聘的300名商品营业员、为801创业园培训42名平面设计员。
个人仍可自愿选择培训
7月7日,在吴忠市利通区一家广告公司,来自金积镇西门村的姜海峰告诉记者,自从2013年9月免费参加了就业部门组织的技能培训,他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之前,姜海峰是一名大货车司机,每月收入三四千元。学了电焊工并考取资格证书后,他开始与一些广告公司接洽业务,因技术过硬,加上吃苦耐劳,行情好时他的月收入超过1万元。
记者从自治区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了解到,宁夏实行订单式培训后,并没有关上个人自愿培训的大门。有就业能力和培训愿望的人员,可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待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持本人身份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收费正规发票等,由当地人社、财政会同相关部门核实,按自治区规定标准兑付培训补贴。